[摘要]目的探讨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的综合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建档管理、个体化干预、健康教育的方式对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患者实施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高脂血症的知晓率、不良生活行为发生率和检出率结果综合干预后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患者实行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对高脂血症的预防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脂血症;行为干预 高脂血症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据研究报道,影响高校教职工健康和寿命的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校教职工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我校曾于2004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进行教职工查体共计5000余人,检出率位居首位的是高脂血症,且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以2008年5月健康体检的教职工为基础,根据我同《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的标准(TC>5.17 mmol/L,TG>1.71 mmol/L为升高;HDI-C<1.03 mmol/L为降低。TC、TG中任何一项增高或HDL-C降低均诊断为血脂增高)筛查出高脂血症患者共460例,其中男334例,女126例。
1.2 方法通过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收集高脂血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高脂血症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措施,针对高脂血症人群,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一系列健康干预活动,如:调整饮食结构(饮食要以低脂、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的食物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及一些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鸡蛋等),戒烟限酒,减轻体重,有效运动等。
1.2.1 建立档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资料输入电脑,建立高脂血症病历,科学指导其生活方式和治疗用药.进行个体化指导,给予个体化建议。
1.2.2 设计调查问卷设计高脂血症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患者家族史、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对高脂血症认知情况、知识需求方式等方面的资料。
1.2.3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有目的的在教职工中开展高脂血症相关防治知识和其危害性的宜传,并针对发病人群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指导,使患者能系统了解高脂血症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防治措施。
2、结 果 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措施实施1年后,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知识知晓率逐渐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良生活行为明显改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6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128名血脂降至正常,153人有所下降,尤以高甘油三酯症下降明显。
3、讨 论 高脂血症多数是由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导致,高校教职工由于体力活动少、膳食不平衡、吸烟、精神紧张、经常熬夜等诸多因素而诱发高脂血症,长期的高脂血症易继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众多血管危机,医学已经证明高脂血症患者患心脏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4倍。可见有效防治高脂血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
笔者研究表明,个体化、规范化的防治理念必须通过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深入广泛地渗透到教职工中去,在高校教职工中开展高脂血症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采取适当的饮食措施,结合长期规则的体育锻炼和维持理想的体重。
可有效预防高脂血症;由于高校教职工大多数文化层次较高,利于对医疗信息的理解和领悟,同时对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及能力较高,易于与医务人员配合,因此,加强对高校教职工高脂血症综合预防和行为干预,预防教职工高脂血症的发生,足减少高校教职工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之举。
(实习编辑:张丽娟)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