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可通过药物得到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降压药物都对患者有好处。如果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使每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发挥出最佳作用,避免副作用与不良反应,这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那么,高血压患者应如何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物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病防治专家、主任医师余振球教授。

  余教授首先介绍高血压药物评价标准问题。他说,评价并选出确切又无明显副作用,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降压药物,这是每位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临床,评价标准如下:

  1.能增加冠状动脉储备功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降低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作用。其他能增加冠状动脉储备功能的药物有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

  2.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目前已被实践证实的能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3.有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与减少肥胖。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有人群重叠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为血浆胰岛素浓度增加而敏感性下降。所以,研究药物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有重要意义。

  4.不产生不利的血脂、血糖变化。血糖升高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均是冠心病的易发因素。因此,作为降压药物,最好不伴有上述血糖、血脂代谢改变。目前降压药对代谢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

  另外,要求降压药物无严重副作用,利于长期应用,利于保护和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那么,高血压患者该如何合理用药呢?余教授指出,首先要做到按照血压波动规律服药。研究证明,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血压正常者,24小时血压是有波动的,即早起6~8点为第一个高峰;之后血压开始下降,12点至下午2点为白天的低谷;然后血压又开始上升,在下午5~8点为血压最高峰;此后血压开始下降,在夜里 0~2点为全天最低点。根据这种波动规律,应在早起6点服药,既能使第一个高峰的血压降至正常,又能保护心脏。如果是短效降压药物,建议每天用3次,服用时间分别是6点、12点和下午5点,这样能使波动的血压平稳下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要注意在用药中防止发生低钾。据临床统计表明,低钾能导致心室纤维性颤动发作,而且这种发作与血钾降低的程度密切相关。建议用利尿降压药的患者,要补钾及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还要定期复查血钾。

  第三,不能突然停用某一种降压药物。例如,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骤然停药,可使血压升高甚至超过给药前水平,还可使心绞痛加剧,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因此,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停药时,必须逐渐减量(有专家建议,减药过程为10~14天)。

  第四,要强调非药物治疗与抗高血压药物相结合。要坚持运动,控制饮食,戒烟、限酒。

  第五,联合用药增加降压效果。目前,以下几种联合用药方法,都已被临床证明有提高降压效果的作用。

  1.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2.β受体阻滞剂与a受体阻滞剂或某些钙拮抗剂联合应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拮抗剂联合应用。

  这些药物联合应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小编推荐:高血压患者饮食禁忌多,什么食物是他们不能吃的呢?>>>[详情: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余教授最后着重谈了面对药物“无效”时应怎样正确看待的问题。临床经常遇到有的病人当应用某一种药物血压降不下来,就马上换用第二种药,把常用的药物都试过一遍后,血压还是降不下来时,便自认为这些药物不好,或是自己病情严重,因而形成一种消极情绪。面对这种治疗“无效”的现象,应用科学的态度来正确认识:1.有的降压药物须要一定时间(如1周)后才能发挥降压效果,所以一开始时效果不好是正常的,应等到药物发挥作用后再下结论;2.有的是“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在诊室内血压难以控制,而回家自测血压或做动态血压监测则是正常的;3.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有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服用,才能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 蔬菜中的“降脂大将”
  • 高血压 饮茶亦有道!
  • 高血压患者饮食七项注意
  • 常吃杜仲降“三高”
  • 家里自测血压诀窍多
  • 健康心脏 走好这七步!
  • 心血管病为何更青睐女性
  • 防心肌梗塞要先防便秘
  • 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
  • 高血压口服药物选用技巧
     

 更多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脑血管疾病门户

(责任编辑:潘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