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特点。“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600多万人,有150万人死于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高血压患者多为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所以抗高血压药多为口服剂型,长效、控释制剂更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在2002~2007年间,我国降压药销售的增长速度比较快,销售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4%,销售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2%,说明降压药的用药人群在迅速增加。高血药的用药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价格高的药品正在逐步替代廉价的老品种。

  当前常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有5类,即利尿药、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

  不论从销售金额还是销售数量上来看,钙拮抗剂都占据最大的份额,其在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优势。氨氯地平是目前最成功的钙拮抗剂。利尿剂是最廉价的疗效确切的降压药,在临床上多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而且在预防心衰的治疗中优于其他降压药。利尿剂在临床上虽然用量很大,但是其销售金额远远小于其他降压药。虽然有报道称β阻滞剂不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且还有相对较多的不良反应(如抑郁、性功能减退、糖脂代谢紊乱等),但是并没有影响它的增长,阿斯利康的倍他乐克由于物美价廉,仍然是国内最畅销的β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都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用药,作用结果类似,但是ARB不会引起咳嗽。ACEI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2004~2007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4.0%,2005~2007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8%。ARB是平均价格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降压药,虽然目前销售数量还不太大,但是凭借较为昂贵的价格,在销售金额上已经占有显著的地位,成为仅次于钙拮抗剂的品种。

  自从1994年第一个ARB氯沙坦上市后,多个沙坦类药物相继上市。由于降压平稳、疗效好、作用时间长、患者耐受性好,尤其在预防卒中、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改善左心室肥厚、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等方面具有优势,且副作用比ACEI小,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主流品种。2002~2007年国内ARB销售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8.6%,销售数量的复合增长率为57%,增长势头很猛。虽然销售数量仍然落后于其他几大类的降压药,但是由于其价格较高,在销售金额上仅次于钙拮抗剂。

  氯沙坦是首个上市的ARB,近年来增长速度已经放缓,2002~2007年国内复合增长率为22.95%,在此类药物中是最低的。该药主要由默沙东垄断,凭借较为高昂的价格,2007年在销售金额上仍然保持第二的地位,但是明显后劲不足。如果能够调整价格,让利于患者,从而占据ARB的低端市场,在销售数量上有所突破,也许能改变当前的不利状况。

  缬沙坦是第二个ARB,不论是销售金额还是销售数量,都占据了头把交椅,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2~2007年国内复合增长率为66.5%,这主要得益于诺华优秀的临床推广能力。另外,国内企业及时跟进,在价格上与诺华互为补充,形成了良好的价格梯度,高端和低端市场双管齐下,因此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替米沙坦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葛兰素惠康开发,由勃林格殷格翰引进中国,是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沙坦类药物,2002~2007年复合增长率为270%,占据了一半的份额。目前国内生产厂家较多,浙江产的诺金平表现比较突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厄贝沙坦是百时美施贵宝与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共同开发的产品,由赛诺菲安万特引进国内,2007年在销售金额上次于氯沙坦,但是已经相差不多,在增长速度上厄贝沙坦占据优势,2002~2007年复合增长率为68.3%。厄贝沙坦在2008年超过氯沙坦,成为仅次于缬沙坦的ARB的第二大品种。

  坎地沙坦、奥美沙坦上市时间较短,分别由武田制药和三共制药生产,所占市场份额还小。考虑到这两个品种在国内推广时间较长,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加上日本制药公司在国内的推广能力略逊于欧美,相信很难超越前面的品种。

  除了单方制剂外,ARB的复方制剂在国内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国内目前销售的复方主要有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缬沙坦三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销量突飞猛进,2007年增长率分别为299%和185%,氢氯噻嗪+缬沙坦由于尚未进入医保目录,目前销量不大。

  综上所述,除个别品种外,ARB抗高血压药均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抗高血压药。

(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