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胃肠功能性疾病发生,是高级神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大脑皮质影响内脏的动力平衡失调而造成的。在胃部主要表现为:反酸、嗳气、厌食、烧心、食后饱胀、上腹部疼痛或有不适感以及呕吐等症状,在肠部则主要表现为肠鸣、腹痛、腹泻。所以说脾胃与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只有长期、强烈、持久的情致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正常调节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思为脾之志,古人也有“苦思难释则伤脾”之说,如过度深思远虑,犹疑不决,可使脾气郁结。气结则胃呆,胃呆则不食,胃纳减少,水谷之精微则无从产生,反而造成脾气虚衰,运化无能,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发生。

  忿怒伤肝,肝失疏泄,则肝气横逆,势必乘克脾土,影响脾气的升清及运化。《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曰:“怒气并于肝,则脾土受邪”,临床上常见因大怒之后出现胸胁脘腹饱胀,饮食无味,运化失健诸症,皆为肝气乘脾所致。另一方面,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也可犯胃,或致胃火上炎,或灼伤胃液,而成胃阴亏虚,或致胃气郁滞。正如《血证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中医论胃病为七情所伤的机理

  所以,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脾胃气衰,元气不足……阴火得以乘其位”,说明情致过度是导致消化系统“损耗元气”,使脾胃功能衰减的重要因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