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护胃气:胃气又称脾胃之气、胃气,脾胃为后天之本,胃气亦为后天之本。因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能养五脏之气,而五脏之气中,肾气与胃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气,肾气为胃气的根本,而胃气又滋养着肾气。先天之气不足,也可由后天之气来调养。健康人的胃气充足,其表现为食欲良好,精力充沛。若病中饮食如常,提示胃气未伤;如食欲逐步改善,食量增加,为胃气恢复。若久病重病而见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至不思饮食,乃胃气衰败的表现,预后多不良,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在治病时不仅不可克伐胃气,而且要时刻顾护胃气。用攻泻药物是为了泻实去邪,如无实证而用攻泻,或即使有实证而攻泻过度,均会克伐脾胃、损伤胃气,所以有损胃气的方药,除非必要,不宜多用。此外,在治疗各种性脾胃病时,不论攻泻还是补益,如果要较长期服用中药,必须加入和胃之品,以保护胃气。

  (二)调节升降气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而脾胃又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调节升降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原则。叶天士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胃病的升降失常,可表现为升降不及,升降反作和升降失调三种形式。

  升降不及是指脾胃虚弱,脾气当升而升运无力,胃气当降而和降无能。此类疾息,治疗当取补益之法,以助脾升胃降而补升降之不及。如对脾虚生化乏源的气血亏虚证,采用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对胃阴不足,失于润降的便秘症,采用滋阴润燥,以复其顺降之性。

  升降反作是指脾气当升不升反而下陷,胃气当降不降反而上逆。对此类疾患应予以纠正,必须在补益的基础上再加举陷或降逆之品,如补中益气汤之用升麻、柴胡;旋覆代赭汤之用旋覆花、代赭石。

  升降失常是指患者既有脾失健运或清阳不升的病变,又有胃失和降的表现;或见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的一类疾患。此类疾患的治疗,当升降并举,健脾宜升,和胃宜降,此为临床常用之通法。而对复杂的病例,又当知常达变,掌握寓降于升及寓升于降的治疗原则。

  (三)调理阴阳: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此乃就脏与腑的性质不同相对划分的。但就其易感病邪的性质而言,湿为阴邪易伤脾阳,燥为阳邪易伤胃阴。所以在治法上,温脾与养胃、燥湿与清热均属调理阴阳之范畴。而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亦为脾胃病的治则。对脾胃病的治疗,李东垣强调升发脾阳,叶天士重视滋养胃阴,而扶脾阳与养胃阴都是针对脾胃阴阳盛衰而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扶脾阳意在培土健中,运化精微;养胃阴可使胃之阴阳协调,降而不逆,并能游溢精气,以供脾散精,上归于肺。在强调扶脾阳和养胃阴的同时并不排除补脾阴和益胃气,只不过因脾胃阴阳不足的病变有主次,在治疗上应有所侧重。

  脾恶湿喜燥,燥则脾之清气上升;胃恶燥喜润,润则胃之浊气下降。以湿为阴邪,燥为阳邪而论,燥湿与清热都是针对脾胃受邪,泻其有余以祛邪而为主的治则。

  燥脾湿是针对湿邪侵袭,内困脾土,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而采取的治则。清胃热是针对胃家实而设的治则,包括清胃、肠和肝经之火热。

  (四)注重平衡中焦:脾胃,以膜相连,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相反相成。故治疗脾胃病应宗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旨,注意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同理。

  寒与热,是指药性而言,虽有“脾得温则健,胃得凉则安”的说法,但治脾亦不宜大温大热,若热之太过,势必损伤脾阴;治胃亦不宜大凉大寒,如寒之太过,势必损1'及胃阳,应做到寒温相适,甚至可以苦寒与辛温相配。升降失调,气机痞塞类的脾胃病,宜升降并调。治脾宜升,和胃宜降,对复杂病例,还须掌握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才能使升降不息脾健胃和。前者如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实治疗胃下垂;后者如用旋覆代赭汤加葛根治疗顽固性呕吐。脾胃病有虚证也有实证,还有虚实夹杂证,所以采用补法和泻法,必须恰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杂兼顾而泊之。但应注意补而不变滞,泻而不克伐,补阳不损阴,补阴不碍阳,治脾兼顾胃,疗胃不伤脾。

  两实一虚,治实为主,兼顾其虚;两虚一实,治虚为主,兼顾其实。

  (实习编辑: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