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不是单一的一种病,胃病的家族成员较多。常见的胃病家族成员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胃下垂、胃出血、胃黏膜脱垂等。下面,就让我们打开胃病家族的档案,来了解一些常见胃病,以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胃部炎症。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潜伏期为12~36小时。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炎的主要元凶。要对急性胃炎“验明正身”并不难,做一下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还有验血若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就可以确诊了。急性胃炎有一个帮凶,它们经常“协同作案”,它就是急性肠炎,合称急性胃肠炎。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连续数10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得了急性胃炎就要尽量卧床休息,口服一些淡盐水,以防止脱水。及时使用止泻药,还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中医药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水、保和丸、香连化滞丸、人参健脾丸等。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它有两“兄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很多:急性胃炎的遗患,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的影响,过度吸烟,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查、胃镜和活组织检查(这是诊断慢性胃炎的最好方法)等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明确诊断。大部分非萎缩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萎缩性胃炎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对慢性胃炎治疗应及早从非萎缩性胃炎开始,对萎缩性胃炎也应坚持治疗,因为,少数萎缩性胃炎可能演变为胃癌。

  3、胃溃疡 胃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各种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等,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胃溃疡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常见症状有: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等。

  4、胃息肉 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上腹部不适与隐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息肉可因表面溃疡、糜烂出血。绝大多数胃息肉癌变率只有0.4%。但有一种弥漫性息肉,癌变率可高达20%。一旦发现胃息肉应该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胃镜下电切术将息肉切掉。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5、胃癌 任何年龄均可能发生胃癌,尤以50~60岁居多,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3.4:1。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其死亡率又占各种恶性肿瘤之前位。胃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知道:吸烟者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胃癌病人家族中的发病牢比非胃癌病人家族发病率高4倍。癌前疾病(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等)能够进一步演变为胃癌。70%的早期胃癌可无症状,或只有轻微上腹不适,常被误诊。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或近期出现消化不良者当警惕胃癌。胃癌治疗效果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是根治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6、胃下垂 胃下垂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低张的鱼钩状即为胃下垂。胃下垂明显者有饭后上腹不适,饱胀,伴恶心、暖气、厌食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

  7、胃出血 胃出血的死亡率高达10%、引起胃出血的常见疾病是溃疡、胃癌、出血性胃炎和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后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还有严重烧伤和大手术等引起的应激性胃溃疡导致的胃出血等。另外,肝硬化病人因门脉高压多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血管爆裂也会发生大出血,并且十分凶险。

  8、胃黏膜脱垂 胃黏膜脱垂的“祸首”是胃窦部炎症,且“青睐”30~66岁的男性病人。胃黏膜脱垂时症状可轻可重,绝大多数人胃黏膜脱垂可以复位,仅有轻度的腹胀,嗳气不适。如果不能立即复位,则可能出现上腹疼痛、烧灼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胃黏膜脱垂甚至会发生嵌顿,“堵塞交通”,从而发生幽门梗阻。

胃病频道热文精彩推荐 慢性胃炎民间三大偏方 八种情况快“找”胃镜 致胃癌的三个定时炸弹 中医养胃绝招:粥+汤 养胃莫犯以下“四忌” 日常养胃三大误区 家庭必备护胃养胃法宝 100只饺子吃出胃扩张

 更多胃部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胃病门户

(实习编辑: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