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就像一个食品加工厂,把人吃进去的食物进行研磨、消化,变成一个个细小的食糜,通过幽门送入小肠。在胃的加工过程中,有胃的物理作用,如胃体的蠕动和研磨;也有胃的化学作用,如通过胃液来消化食物。送入小肠以后的食物继续由胰液、胆汁、十二指肠液进行消化,小肠将其大部分营养物质吸收入血,另一部分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则被送入大肠。这其中有的和大肠中细菌相互作用,变成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通过小肠后未被吸收的剩余水分以及部分电解质一起再吸收入血,有的就变成糟粕从肛门排出体外。所以,消化系统是人加工食物、供给营养的重要后勤部门。而胃,则是这个后勤部门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食物变成营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人吃五谷杂粮,胃通过食管、口腔与外界相通,因此极易受到伤害。如暴饮暴食,常吃生冷油腻肥甘辛辣之品,感寒受凉等等,都能让胃不舒服而消极怠工。还有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情绪异常。人的消化道也存在一个神经系统,我们称之为“肠神经系统”。这个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人的消化系统一起,形成了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又叫“脑肠轴”。如果人的心情不好,就会通过“脑肠轴”,引起脑肠肽等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反之,人们如果消化道出现问题,也会通过“脑肠轴”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的情感障碍。所以,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可以通过人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导致胃的疾病,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等,出现胃痛、胃胀、早抱、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反食、便秘、腹泻等等各种不适。人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说明消化系统或精神神经系统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修理了。因此,上述症状也是胃的“求救信号”,想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情绪导致胃病,现在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道疾病的20-40%,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个病越来越多,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那么,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呢?其实就是在就诊前的半年内,至少有3个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餐后不适、胃痛、早饱(吃一点胃就饱胀的难受)、上腹部烧灼感等等,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胃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等等,却未发现能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上的问题,这种功能性疾病就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已经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共识。所以,一些顽固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医生往往用抗焦虑抑郁的方法来解决。
情绪导致胃病,中医早有认识。中医大夫常说的“百病皆生于气” 、“肝胃不和”、“肝脾不和”等等,大致讲得就是情绪致病,特别是能导致胃病。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清,胃降浊,共同承担着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转运输布功能。肝主疏泄条达,是人体调理气机的重要枢纽,可以帮助脾的运化水谷和升清作用,可以支持胃的腐熟水谷和通降功能。肝脏还可以调理情绪,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不发生疾病。肝主疏泄,还可以排泌胆汁,通过排泌胆汁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情绪异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出现肝气横逆犯胃或横逆克脾,导致脾胃不和,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胆汁排泌不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因此出现消化不良的种种表现。中医常说:“大怒伤肝”、“思则气结”、“忧思伤脾”等等,就是讲的情绪致病。这种由情绪异常导致的胃病,治疗上就应以疏肝理气为原则,配合调理情绪,在疗效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我有一个病人,长期因工作家庭问题而生气。久而久之,一生气就胃痛,不能耐受,真是痛苦至极。到医院检查胃镜、B超、上消化道造影、甲状腺激素、生化等等均未见异常。我详细了解了她的病史,再给她号脉。感觉她脉弦如弓,有剑拔弩张的感觉。我就考虑此人为肝气郁结证,就给她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大法治疗,开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的汤药口服,再配合心理暗示疗法疏导情绪。患者病情好转后即改为逍遥丸巩固疗效。不到一个月,此人的胃痛就彻底痊愈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很多,主要与情绪心理因素的影响及饮食生活不规律有关。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淡定自如、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黄帝内经》中的《素闻 上古天真论》一篇谈到养生时就说道,人们如想得到健康,就要做到“美其食,任其服,高下而不相慕”。意思是人要安于现状、自得其乐。吃粗茶淡饭时宛如食山珍海味;穿布衣烂履时犹如着绫罗绸缎;见别人当官,自己既不艳羡也不妒忌,淡然处之,毫不动心。这样才能够益寿延年。
其次,要想不得胃病,饮食生活调理也非常重要。如不能暴饮暴食,不要吃生冷油腻,肥甘厚腻之品,不要吸烟饮酒,不要吃了饭马上剧烈活动,也不要久坐不动,延缓胃的排空。不要经常熬夜,也不要吃了饭马上卧床。腰带不要系过紧,甜食不要吃太多,油煎油炸等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更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容易引起食物及胃液的反流。如果得了胃病,宜综合调理。平时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如果饿了,两餐中间可以加点清淡食品或水果之类食物。
平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正常体重,防止胃压力过大,引起食物反流。还可以自我点穴按摩,促进胃的健康。如足三里穴是人们常用的脾胃保健穴,可以经常指压、按摩、艾灸。胃胀胃痛伴有胃怕凉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可用艾灸熏烤肚脐,每天5-10分钟。爱生气、易胃痛的人不妨用点玫瑰花泡水代茶饮,可以疏肝理气止痛。感寒受凉引起的肠胃功能紊乱,可以用生姜3-5片熬汤,再撒少许胡椒面搅匀后乘热喝下。
总之,胃病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送大家几句箴言:“三分治疗七分养,预防护理更重要;调理情绪气量宽,饮食规律油腻少;阿Q精神弥勒心,自我解嘲没烦恼;互相谦让为人善,胃病不找精神好。”预祝大家笑口常开,脾胃长健。
(实习编辑:李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