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有自发性节奏:一分钟收缩三次
胃实际上就是位于腹部中央的一个袋状脏器。虽说有口袋的形状,但实际上只是管状消化道的一部分,到了胃的部分管状消化道出现弯曲和膨胀,就变成了可以储存内容物的口袋。胃壁由肌肉组成,空腹时胃部会缩小,吃饱后可以膨胀为容积至1.5升。
而胃壁上的肌肉会保持每分钟三次的频率进行有规律的收缩,从人体的活动层面来说,这种收缩是非常微弱的。当胃部需要强烈的收缩时(如饭后),迷走神经就会发出信号,加强肌肉的收缩。
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肠胃专家本乡道夫解释认为:“胃部的状态就像是通过自身的力量稍微晃荡的秋千一样,当秋千晃荡的幅度需要加强时,迷走神经发挥的功效就等于在荡秋千的人背上推一把。”
这种强烈的收缩会像波浪一样,从胃的上部传递到下部,通过晃荡挤压,将胃中的食物进行粉碎碾压,磨细了以后送入十二指肠。本乡指出“胃部保持正常运作最重要的是让胃部自身的活动频率与迷走神经发出的信号频率同步。当人出现巨大压力时,迷走神经会一分钟发出4、5次信号,该信号与胃部自身的频率不符时,胃部就不能正常工作,进而出现积食、反酸、烧心等症状。
肚子咕咕叫实际是肠胃在大扫除
我们都觉得,当肚子咕咕叫时,说明肚子饿了,该吃饭了。但有时又很困惑,明明肚子不饿,为什么还是会咕咕叫呢?这是因为在饭后,当胃部将所有的食物都送入十二指肠后,经过70-80分钟,迷走神经会再次缓慢地向胃部发出信号。信号逐渐加强后,胃部就会在饭后再次出现强烈的收缩。而饭后的收缩范围不再仅限于胃,甚至会影响到十二指肠和小肠。收缩每分钟3次,持续5-10分钟,这辈被称为空腹期的强收缩现象。
而这种收缩现象简单比喻就是“胃肠道在大扫除”。强烈的收缩会将食物残渣和老化的粘膜从肠胃壁上震落,进而起到清扫肠胃的作用。当震动的时候,肠内的气体也会跟着震动,肚子就会发出“咕咕”的响声。这也是肠胃在发出“清扫完毕,可以准备进行下一次进食”的信号。
当人持续处于空腹状态时,胃部的强收缩会每隔90分钟进行一次。按照一日三餐来计算,早餐和午餐之间、午餐和晚餐之间至少都会有一次强收缩。但如果压力太大,有可能一次都不出现。而胃部最容易出现强收缩的时候是半夜,此时人体处于睡眠状态,胃部在这时将胃肠道彻底清扫干净,第二天,清扫掉的人体垃圾就会随着人体排便而排出体外。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晚上吃了宵夜,那么胃部在夜间的强震动就不会出现。这是因为人在睡眠中不会发挥消化功能,胃部不能清空因此自然也不会进行收缩震动。晚间没有胃部收缩的话第二天人就很容易出现便秘症状。还会影响睡眠效果,导致第二天感到很疲劳。因此可以说,好的肠胃是好睡眠的前提,为了好睡眠,睡前应当尽量不要吃任何东西。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