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息肉和息肉病

  (一)胃息肉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

  胃息肉较结肠息肉少见,一般无症状,检查时偶然发现。胃镜见到的胃息肉是黏膜向腔内限局性隆起,注气后不消失。可单个或多个,大多数单个发生。息肉表面一般光滑或桑椹样,少数呈分叶状,或表面发红、糜烂、出血,约一半息肉的直径在0.5~1.0 mm之间,少数直径小于2 cm。息肉呈圆形或椭圆形。

  病理上将胃息肉分为3类:

  (1)增生性或再生性息肉;

  (2)腺瘤性息肉;

  (3)错构瘤性息肉。

  胃息肉主要是增生性息肉,多位于胃窦部及胃体下部,直径常小于2 cm,有蒂或无蒂,一般无恶变倾向。有报道增生性息肉常伴发萎缩性胃炎。Kamiya追踪56例(93处)增生性息肉5~12年,有2例有非典型增生的病理改变。张艳仙报道107例胃增生性息肉,其中23例伴2~3级非典型增生。

  腺瘤性息肉多位于胃窦部,有蒂或无蒂;息肉表面光滑或有细颗粒感似桑椹样改变,多数息肉表面色泽较周围黏膜红。病理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

  (二)伴有胃息肉的息肉病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

  1. 家族性息肉病和Gardner综合症

  常伴有上消化道腺瘤性息肉。胃内息肉可为腺瘤性的,也可为增生性的。胃底息肉多倾向于腺瘤性。内镜下胃底息肉多呈圆形、无蒂、橘黄色,息肉直径2~7 mm。十二指肠腺瘤样息肉多位于降部,直径5~22 mm,呈多发的、小的白色息肉。

  2.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是非遗传性非先天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症状是胃肠道息肉伴皮肤黑斑、脱发、指甲萎缩等外胚层改变。内镜所见息肉分布于全消化道,多呈弥漫散在分布,胃窦尤为明显,多无蒂,直径0.5~1.0 cm,表面光滑,质软。组织学改变多类似于幼年性息肉,腺体囊性扩张,内含蛋白纤维液体及慢性水肿的炎症固有层,无恶变倾向。

  3. Peutz-Jeghers综合征和Peutz-Jeghers息肉

  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其特征为皮肤黏膜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和遗传性。胃肠道息肉分布于全胃肠道,常见散在多发,少数单发,小的数毫米,大的数厘米,多有蒂或无蒂,息肉表面不光滑,有许多小叶状突起,小叶间有深凹的裂沟。质地中等偏软,组织学上属错构瘤。

  二.结直肠息肉和息肉病

  (一)结直肠息肉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

  我国肠息肉发病率较低,腺瘤好发于直、乙状结肠,占全结直肠息肉的70%~80%。大小一般为0.5~2.0 cm。小于0.5 cm的称小腺瘤,组织学上分为小扁平腺瘤、小凹陷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

  1. 小扁平腺瘤

  占腺瘤的8.5%,病理特征为管状腺瘤组织高度不典型增生,与遗传性结、直肠癌(CRC)有关,内镜表现为无蒂的斑片状的病变或突起的黏膜皱襞。

  2. 小凹陷腺瘤 

  在结肠镜检查中只占0.7%。腺瘤中央凹陷处可见腺瘤性腺管,可占据整个黏膜层,腺上皮可有轻度不典型增生。

  3. 管状腺瘤 

  最常见,占腺瘤的80%,多为蒂型(占85%),亚蒂、无蒂少见。常多发,小于0.5 cm的小腺瘤多由正常的黏膜覆盖,多数管状腺瘤为1~2 cm直径大小,少数大于3 cm,常有蒂、呈球状或梨状,表面光滑,可有浅沟或分叶现象,色泽发红或正常,质地软。活检组织学检查管状腺瘤由密集的增生的腺体构成,腺体大小、形态不一致,常见有分枝和发芽。

  4. 绒毛状腺瘤 

  较少见,占10%左右,体积大,一般直径大于2~3 cm,可达10~20 cm。常呈绒球状、花坛状、菜花状。活检绒毛结构占据腺瘤的80%以上。

  5.管状绒毛状腺瘤 

  中等大小,多为厚柄的蒂,表面部分呈绒毛或结节状,质软,活检组织学呈腺管结构,绒毛结构占腺瘤表面的1/5~4/5。

  6. 锯齿状腺瘤 

  由Urbanski(1984年)首先报道,此瘤由呈锯齿状腺体组成,而命名为锯齿状腺瘤。含较多黏液,属增生性息肉,有较少成熟细胞。

  (二)结直肠息肉病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

  1. 结直肠腺瘤病 

  (1)家族性腺瘤病:患者的结直肠内有100个以上甚至数千个腺瘤,有严重的恶变倾向,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2)Gradener综合征:亦为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腺瘤病的范畴,同时伴有骨和软组织肿瘤;

  (3)Turcot综合征:结直肠多发性腺瘤,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结直肠内腺瘤较少,总数不超过200个,恶变早,女性多见;

  (4)多发性腺瘤:也称散发性腺瘤病,腺瘤数不超过100枚,腺瘤以管状和混合性多见,发病年龄较大,癌变年龄较高。

  2. 错构瘤性息肉和息肉病 

  (1)幼年性息肉和息肉病:也称潴留性息肉,内镜见息肉多单发,直肠、乙状结肠多见,息肉多有蒂,直径1~2 cm大小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也可有分叶,常伴有糜烂或浅溃疡,明显充血,呈暗红色,常易出血,病理为错构瘤,不会发生癌变;

  (2)Peutz-Jeghers综合征和Peutz-Jeghers息肉,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其特征为皮肤黏膜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和遗传性。胃肠道息肉分布于全胃肠道,散在多发常见,少数单发,小的数毫米,大的数厘米,多有蒂或无蒂,息肉表面不光滑,有许多小叶状突起,小叶间有深凹的裂沟,质地中等偏软,组织学上属于错构瘤。

  3.化生性息肉和息肉病 

  又称增生性息肉。很常见,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直肠。内镜下化生性息肉通常为小丘状隆起,大小多在2~5 mm直径左右,息肉表面光滑,色泽稍苍白,与周围黏膜相同,易反光,质地软,常单发。组织学改变是腺体增生延长,被覆的腺上皮呈锯齿状,腺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属非肿瘤性息肉,与癌无明显关系。

  4. 炎症后息肉和假性息肉病 

  (1)炎症后和炎症性息肉及息肉病:此类息肉继发于结直肠各种炎症性疾病。内镜所见此类息肉一般无蒂,形态多为丘状或不规则形,多似绿豆、黄豆,有些呈树枝状、蠕虫样、高柱状或索条状,有些呈黏膜桥状;息肉表面光滑,颜色与周围黏膜相同,质软。一般不发生癌变,它比周围炎症的黏膜恶变倾向小,因此在对慢性炎症性肠病防癌追踪观察时,应取假息肉周围黏膜而不是从假息肉处获得。

  (2)血吸虫卵性息肉和息肉病:由血吸虫卵沉积于肠壁并刺激上皮和结蒂组织增生而形成。内镜见好发于右侧结肠,一般无蒂型,大小数毫米到1厘米左右,表面光滑,色黄白或充血发红,质软至中。组织学改变为黏膜上皮增生或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间质中有血吸虫卵沉积。

  (3)良性淋巴样息肉和息肉病:由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和增生的淋巴滤泡组成。内镜发现孤立的良性淋巴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单发或散在数枚;常无蒂;表面光滑,色泽相同于周围黏膜或稍苍白,质软。组织学改变为黏膜下大量淋巴细胞,分化正常,无包膜和淋巴窦,不发生恶变。

  5. 其它

  (1)黏膜肥大性赘生物:肠镜下见为一些无蒂光滑、体积多在0.5 cm直径以下、少数直径达1 cm的小息肉,颜色同周围黏膜,质软。组织学上仅见黏膜增生隆起,腺体被覆上皮无异型性。不发生癌变。

  (2)Cronkhite-Canacla综合征:非遗传性胃肠道息肉病伴皮肤黑斑,脱发,指甲萎缩等外胚层改变。中老年发病。内镜见息肉分布于全消化道,结直肠中息肉多呈弥漫散在分布,部分肠段可密集呈地毯样,多无蒂,以直径0.5~1.0 cm为多见。表面光滑,质软。组织学改变多类似于幼年性息肉,腺管呈囊性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