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注重心理调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据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占了门诊病人的30%~50%,而当中约有8成都是年轻人。
该病的诱因主要是胃动力失常、胃感知过敏。此外,还与精神因素有关,很多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年轻人都容易患病。研究表明,约1/4的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其胃部是没有病变的,胃镜以及其他相关胃部检查多显示正常。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不是什么恶性疾病,但却能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
治疗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心理治疗 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因此用药物治疗有时会难以控制病情,有的病人甚至需要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节才能最终根治。
饮食及生活调理 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年轻人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作息。饮食中要注意多吃含有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另外,觉得压力过大时要适当放松自己,运动或者外出旅游都是不错的减压方法。
药物治疗 精神抑郁者可选用多虑平、阿咪替林,焦虑、失眠者可选用安定、阿普唑仑等;运动障碍型: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莫沙比利、伊托必利等;反流样型:促动力药物、抑酸剂、黏膜保护剂;溃疡型:可选用制酸剂、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
消化性溃疡选用抑制胃酸分泌药
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同时还伴有一些恶心、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其中餐后痛是胃溃疡最典型的症状。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到两小时出现,持续1~2个小时。而典型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表现为饥饿痛以及夜间痛醒。青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有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和长期精神紧张、烟酒刺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H2受体阻断剂类,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潘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替普瑞酮等。另外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常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如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方案。
胃溃疡愈合需要正规服药6~8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需要正规服药4~6周。大部分患者在腹痛症状很快改善后即不再服药,但溃疡仍然存在,导致病情反复。因此,提醒广大患者一定要正规服药足够疗程。
胃食管反流病切勿误诊为咽炎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上消化道运动障碍性疾病,是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目前,大多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是中青年人,因为这种疾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比如长期精神紧张和多坐少动、吸烟、酗酒等。
这些不良习惯很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神经调节功能障碍,使食管和胃连接处的括约肌松弛,导致进食后无法正常关闭,造成反流。患者往往出现反酸、烧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因出现咽部异物感、咳嗽、哮喘等而常被误诊为咽炎、慢性咳嗽。工作节奏加快、不规律的饮食、过大的精神压力,都可能成为诱发该病的因素。因此,青年人已成为胃食管反流病侵袭的重点对象。
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药物以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抬高床头、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戒烟酒及减肥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使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从中获益,但这些改变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并不足以控制症状。因此,抑制胃酸治疗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方法。抑制胃酸的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
尽早做胃镜排除胃癌
近年来胃癌中年轻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5岁以下年轻人胃癌已占到胃癌总数的6%~11%。年轻人胃癌有如下特点: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年轻人的胃癌常被诊断为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等疾病。有数据表明,年轻人中胃癌的漏诊、误诊率高达27%。
年轻人对胃癌重视不够,拒绝胃镜检查,会错过早期诊断的最佳时机。目前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佳检查手段,对于部分早期局限于黏膜层的胃癌,早期发现后,可在内镜下行切除术,能收到治愈的效果。因此,对于年轻人上腹部不适症状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责任编辑:徐蓓蓓 实习编辑:吕瑞琼)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