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也就是本周,是第1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主题为“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水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这些环境问题,有可能会加剧肿瘤的发生;环境致癌学说甚至认为,绝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

  但是,肿瘤专家也说,接近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对于肿瘤,“防”更胜于“治”——我们能掌控远离癌症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建立科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吃、穿、住、行中降低患癌风险。这也就是当下最热门的“低碳生活”。

  肿瘤与环境有多大关系?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途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肿瘤的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大约80%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

  据《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年报》发布,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

  肺癌发病的上升主要是由人们的不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在中国,有3亿多吸烟人群,还有3亿多被动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人群,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发生肺癌的机会就会明显增高。此外,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西方国家有明确的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发生率与环境污染息息相关。

  除了肺癌,胃、肝、鼻咽等部位癌症的发生同样与环境因素有关。比如,由于天气潮湿、水质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原因,肝癌的高发地区主要在浙江、广东还有江苏等沿海地区,以及吉林等东北地区。我省也是乙肝和肝癌高发地区。此外,我省和两广以及海南的居民,鼻咽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装修污染中的甲醛、苯、放射性物质氡都是公认的致癌物。娱乐场所的黑光灯、旋转活动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也构成了“光污染”,可危害人体健康。例如,黑光灯发出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阳光,人体如长期受到这种黑光灯照射,有可能诱发白内障、鼻出血,甚至导致癌症。

  □相关链接

  “环境与癌症”的几个关键

  NO.1雾霾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还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最后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雾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的癌变,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NO.2 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主要来源于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还有就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过量吸入PM2.5可能让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或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及影响胎儿发育造成缺陷等各类疾病。

  NO.3癌症村

  癌症村是指由于环境污染和恶化,致使某一固定空间和固定人口如乡村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罹患同一种癌症或某一癌症在该空间内的发病率骤增。根据流行病学分析,这种癌症与生存环境有一定联系。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引起的癌症聚集点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