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发现维生素以来,人们便把其认定为“维持生命的要素”。近几年,一股全民补充“维生素”的热潮呼啸而来。服用膳食补充剂已经成为不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人们希望通过服用维生素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癌症。据了解,在英国有三分之一成年人服用膳食补充剂,美国人服用的比例约为50%。而目前中国也开始紧随其后,但早有研究表明,过度服用维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β胡萝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维生素A死亡率增加16%,健康成年人服用多种维生素制剂不仅起不到防癌的作用,反而可能致癌。
补充维生素E会增加患肺癌风险
不久前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补充剂不能预防肺癌,服用维生素E甚至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该项调查以华盛顿州的78000名成人为调查对象,历时4年,调查内容包括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的习惯和肺癌的发病率。该项研究的作者华盛顿大学肺部疾病和重症护理医学部的研究人员ChristopherG.Slatore博士在一次声明中说:“我们对多种维生素补充剂VC,VE和叶酸的研究并不能证明它们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风险。事实上,增加VE的摄取还会略微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正如美国呼吸疾病和重症护理医学杂志三月份的期刊所报道的,此项研究选取年龄在50-76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为研究对象,历时4年对该人群服用维生素的情况和生活方式进行随访。被调查者中有521人被诊断为肺癌。
研究发现,除吸烟、家族史及其他肺癌的危险因素外,补充VE和肺癌的发病率之间稍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每日摄取的VE量每增加100毫克,患肺癌的风险就增加7%—也就是说,日服VE400毫克,10年后患肺癌的风险将增加28%。
多吃维生素补充剂防癌源于对抗氧化剂误读
其实膳食补充剂有益健康的主要元素是抗氧化剂,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维生素C。早在1956年提出自由基衰老学说的英国科学家认为,人体衰老和发生各种疾病都要归罪于自由基过于活跃的运动,而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延长实验室白鼠的生命。于是各种各样的抗氧化剂膳食补充剂问世了。
可很快就有专家提出异议,例如在美国最近一期《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罗列了各种抗氧化剂膳食补充剂的“罪状”,包括补充抗氧化剂会增加胃肠癌死亡率,补钙片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率和患前列腺癌几率,补硒会提高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长期补充叶酸片则会增加患上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补充维生素D也会增加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补充β-胡萝卜素则会增加各种疾病的死亡风险……参与研究的专家认为,补充剂的流行源自于人们的一种普遍误解,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不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并没有接受随机控制实验的证实,报道中也没有提到剂量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补充维生素,其实还得靠食补
其实,不管是建议还是劝阻使用,都不存在充分的证据证明。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人们现在吃水果和蔬菜越来越少了,大量依靠补充剂,而补充剂永远无法替代天然维生素,补充维生素还得靠食补。
吸烟严重破坏维生素C。10支香烟就能破坏人体内50~100毫克的维生素C,想要补充回来,就得像只兔子一样使劲地吃掉一大堆的莴笋才行,而且还必须生吃,所以,快别再喷云吐雾了。
苏打粉破坏维生素。你是不是觉得饭馆里熬出的粥口感特别好?其实,这是因为加了食用苏打粉的缘故。口感虽好,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却被破坏掉了。所以,还是亲自下厨吧。
切菜加醋防止维生素流失。切菜前在蔬菜上滴几滴醋,就能减少蔬菜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流失。
少吃自制冷冻蔬菜。在超市中购买的冷冻蔬菜一般是在摄氏零下60度的低温急速冰冻而成的,维生素流失的并不多。但是,家里冰箱的冷冻室最多也就在摄氏零下20度,所以,你制作出来的冷冻蔬菜中维生素的含量可就差远了。
5个大枣可满足一天维生素需求: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其含量不比维生素药丸少,赶快用它们来替换下你手中的小药丸吧。
如果每天吃1个柑橘(或猕猴桃),或者5粒草莓(或者大枣),就能满足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同时,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现代药理学则发现,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钙及多种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酱油抗衰老效果比维生素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通常食用的酱油,含有非常高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它可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致癌物质,效果比维生素C和E高十几倍。
因为酱油可不断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而维生素C、E在清除一定量的自由基后就会失去效能。每滴酱油在一分钟内清除的自由基介于47—147单位,超过红酒十几倍。并且,酱油中的抗氧化天然成分,还可延缓人体衰老。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