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45岁的刘师傅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今年夏天是他多年来最难熬的一个夏天。因为天气炎热,他每天开车10多个小时都开着空调,这让他的腿经常冰凉麻木。晚上,从停车的地方回到家不足百米的路程,他要走10几分钟,走一会儿就觉得腿部僵硬必须停下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走。为了让腿舒服些,回家他就用很热的水冲洗,有时一冲就是半小时。不仅如此,他夜里还经常腿部抽筋,为此他还吃了很多钙片。原以为立秋后天气凉爽不开空调腿也就好了,但情况却越来越严重,最近刘师傅坐在车里不动也觉得腿部疼痛,能行走的路程也比以往更短了。

  他先到医院骨科就诊,没有发现骨和韧带病变,又到神经科就诊,也没有明显的神经病变。有经验的医生建议他看血管外科,他来到本市天和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经过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症,他的一系列腿部不适都是下肢动脉血管多处狭窄下肢供血不足所致。目前其疾病尚可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得以治疗,如任其发展则可能下肢溃烂,最终只能截肢。就在准备手术期间,例行的术前检查发现刘师傅血糖指标异常,空腹血糖达11毫摩尔/升(正常值不超过7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血糖达18.2毫摩尔/升(正常值不超过11.1毫摩尔/升),进一步检查证实了刘师傅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则是他下肢动脉闭塞的元凶。

  年过40腿脚麻木 查查血糖

  一般来说,肢动脉闭塞症在60岁以上人群中高发,但近年来40岁左右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他们中80%以上都是糖尿病患者,且绝大多数都和刘师傅一样就诊前并不了解自己患有糖尿病,有的虽知道血糖超标却从未治疗过。目前,在该科住院的手术病人中一半以上是糖尿病患者,40岁左右者占1/3。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除年龄因素外,糖尿病已经成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下肢动脉闭塞症因其高度致残性也成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李俊海提醒40岁左右的中青年人,出现腿部肿胀麻木冰冷、行走困难或夜间腿部疼痛一定要查查血糖,一旦确诊糖尿病就要高度关注血管状况。通常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血管病变。

  冬季“糖尿病足”高发

  冬季季来临,气温逐渐变冷,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专家陈剑秋教授提醒中老年人,警惕冬天“老寒腿”症状,这可能是某些患者“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应该及时发现并及时就医,错过治疗良机会导致截肢。

  入冬以后,本市一些中老年人出现了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沉、腿酸、腿痛,休息后有所缓解的症状,即间歇性跛行。还有人在夜间出现脚冷、脚痛等症状,影响睡眠,头晕、视力下降。许多人误把“糖尿病足”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这是得了腰椎疾病,其实出现了这种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却是极其危险的“糖尿病足”信号。

  “糖尿病足”也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糖尿病严重而可怕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原因。寒冷、潮湿的环境容易发病,所以北方的发病率较高。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也会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经常在冬天出现症状恶化。由于血管闭塞,血液营养输送不到足部,造成伤口经久不愈。另外,因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不可逆性,如果一味地依赖于药物,往往会错失外科干预时机,甚至造成截肢的后果。它与冠心病同属一类疾病,是全身性的大、中、小动脉的病变,应该尽早进行周围血管成形术,达到疏通下肢血管的目的。

  “糖尿病足”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人体的动脉好比一个输油管道,动脉血每时每刻在动脉中流动,将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各组织器官。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形成,随着斑块不断增大,管腔逐渐狭窄,管道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直至溃烂截肢。

  早期“糖尿病足”症状

  “糖尿病足”早期常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痉挛,俗称“抽筋”,由于这些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与腰椎病关节炎脉管炎等其他病混淆。老年人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肢体疼痛时,要进行血管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糖尿病足”如果病变继续发展,就会出现跛行症状,在行走约数百米甚至数十米后,出现小腿肌肉的酸痛,也可以是下肢其它部位的疼痛,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才能缓解。继续活动后,疼痛反复出现。随着病变的加重,出现疼痛的距离越来越短,从开始的能走几百米到最后只能走十几米,甚至几米。如果出现跛行症状仍没有诊治,病变会继续恶化,出现“静息痛”,患者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进入晚期后,脚上即使破了一点小口也非常不容易愈合,下肢逐渐出现坏死。

  攻略:糖尿病足冬季如何养护

  许多人对“糖尿病足”的危害认识不够,以为在小诊所抓点药,开点止痛片,贴个膏药,熬过冬天就没事了。但是,“糖尿病足”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如不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截肢甚至死亡的危险。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程长而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糖尿病者因并发血管和神经病变,使动脉管腔狭窄,下肢供血不足,极易诱发脚部皮肤干燥、龟裂和细菌感染,有时即使是微小的损伤,也可能引起感染,严重者可致下肢发炎、溃烂,甚至发生坏疽而截肢,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足典型表现为:夜间疼痛性痉挛、行走呈间断跛行、足背脉搏微弱、神经性水肿和多发性慢性溃疡

  故冬季糖尿病足的养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是:

  1、严禁吸烟,吸烟使小血管痉挛,加重下肢缺血、缺氧,加重糖尿病足症状。

  2、冬夜足冷可用多层袜套保暖,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血液和营养供应。忌用电热毯、热水袋等焐脚!因为糖尿病人常伴有末梢神经病变,手指及脚趾的痛温觉障碍,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迟钝,在感知烫和痛觉之前,脚常常已严重烫伤。

  3、应细心处理小伤口,用消毒剂(忌用碘酒和紫药水)彻底清洁伤口,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几天不愈应及时就医,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每晚用40℃温水泡脚,并经常按摩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症状。鉴于糖尿病人常有末梢神经病变且痛温觉障碍,所以在洗、泡脚前,最好先用腕部、肘部或由家人先感受一下温度,以防水温过高。

  5、鞋子应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大小适中、鞋尖宽大,切忌走远路。

  6、晒太阳是最好的红外线理疗,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末梢神经炎和足部病变的发生。

  7、“动”则血运加速,“静”则血流缓慢淤积。故糖尿病忌久坐不动、忌双腿交叉坐,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坐时尽量能抬高足部,以减轻足部压力,促使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冬天可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如打太极拳、踱步等,且经常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严控血糖预防动脉闭塞 糖尿病者每年做血管彩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现在早期患者通过药物已可以大大延缓病情发展,静息痛期的病人可以通过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人造血管搭桥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有一定的复发率。由于该病具有高度致残性,糖尿病患者又是高发人群,因此糖尿病一经确诊就要积极预防下肢动脉闭塞症。首先是积极配合医生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能最大限度推迟下肢动脉发生闭塞的时间,同时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日常锻炼特别是要经常行走,合理均衡膳食,戒烟限酒。建议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多大,每年要进行一次多普勒血管彩超,患病5年以上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彩超检查。一旦出现行走时小腿不适,有间歇性跛行要及时到血管外科排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经确诊下肢动脉闭塞,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走路步伐不宜过快等。患肢要注意保温,脚部保持干燥清洁,勤剪趾甲,穿合适的鞋袜,避免下肢受伤。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