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糖尿病患病率
事件回放: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左右,患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已经从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跨入糖尿病中等患病率国家的行列。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提供的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高达833亿元。专家指出,糖尿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
专家点评:我国糖尿病患病率1979年为1.00%,1989年为2.02%,1994年为2.51%,1996年为3.21%(20岁~75岁),2002年为3.31%(15岁以上)。按照患病率3.31%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4000万,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近2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队伍迅速壮大。糖尿病已形成流行之势,成为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凭票供应,使餐桌上的粮油肉蛋受到很大限制,而现在,满桌鸡鱼肉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结果是摄入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又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使多余的热量在体内蓄积,导致人体肥胖,并且扰乱了正常的生理代谢,出现了代谢综合征,从而导致糖尿病的高发。
糖尿病的防治也远非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并不是只要吃了药,就万事大吉了。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两眼不能只盯在药物治疗上,必须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入手,才有可能使糖尿病得以控制。
2、代谢综合征的“中国标记”
事件回放:2005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项坤三院士、贾伟平教授凭借着《体脂、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表明“腹内脂肪较多”是中国易感人群的指肪分布特点,而代谢综合征的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涂以身高米的平方数:kg/m2)“风险线”也从外国人的“25”降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23”。
专家点评:由于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这两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关系密切,因而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发现,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肥胖(特别是以腰围增粗为特征的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经常成群出现。另一方面,具有上述代谢异常的认即使目前没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今后发展成这两大疾病的危险性也明显高于没有代谢异常者;而且一个人具有代谢异常的种类越多,患病的风险就越高。
关注代谢综合征更重要的意义是,具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点人群。项坤三院士正是瞄准这一国际热点中的肥胖诊断标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调查上海两个社区近6000人的代谢综合征状况,发现中国人的体质特点与西方人不尽相同,中国人的肥胖诊断标准的体重指数在“23”以上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明显上升,而西方人这一转折出现在“25”。如果盲目照搬国际标准作为中国预防干预的标准,则可能使很多高危人群被排除在外。项坤三院士的这一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中国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3、血糖控制“金指标”
全球“强化控制血糖达际”项目2005年7月初在中国启动。为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专家提醒人们除了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外,还要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因为这一数据可以说明较长一段时间里患者的血糖变化,使检查更加准确,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点评:糖化血红蛋白A1c(简称HbA1c)是红细胞内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在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左右,随着红细胞的死亡,在细胞内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也随之消失。在正常人体内,HbA1c占总血红蛋白的4%~6%,但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可明显增高。研究显示,血中HbA1c的水平与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呈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可用HbA1c的水平来反映患者2~3个月的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此外,高血糖对身体损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与身体内的蛋白形成糖化蛋白产物,因此,HbA1c的水平还可以直接反映机体受到高血糖损害的程度。
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体内血糖的水平和总的变化趋势,所以,HbA1c是评价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的最客观指标。另据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的数据显示,HbA1c的水平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的危险性下降21%,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性下降14%,周围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下降43%,微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下降37%。因此,国际上多个糖尿病指南均采用HbA1c作为血糖控制的“金指标”,规定HbA1c的水平应该控制在<6.5%或<7%。
根据患者长期HbA1c的控制水平,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可估计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在临床工作中,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的水平应该以HbA1c作为衡量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HbA1c。
4、糖尿病综合防治
事件回放:2005年11月14日“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项目”一期试点工作在厦门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防治管理模式,并在全国推广,提高我国糖尿病预防控制总体水平。
专家点评: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调查的结果,2/3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一种以上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健康普及工作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糖尿病普及工作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和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无法直接套用国外的经验,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
糖尿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首先,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病变之一。代谢综合征涉及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现代疾病,威胁人民的健康与生命。糖尿病的并发症与这些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其次,代谢综合征中的这些代谢紊乱有着共同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因此防治糖尿病,也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现代疾病的策略,我们可以做到一防多病,省力省钱。第三,综合防治也意味着多层次共同参与,其中包括政府和民众,医务人员和慢病防治人员,医院与社区,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对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探索中国糖尿病管理模式的这一积极稳妥的举措,我备受鼓舞。我认为,这项工作是一大创举,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将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一医院一体化的糖尿病防治管理模式。随着这一模式在全国推广,我国糖尿病综合防治总体水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5、“苦瓜口含片”事件
2005年11月16日,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立即查处“苦瓜口含片”等5种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事件。
通知说,根据食品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部分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涉嫌添加药物的情况,卫生部2005年8月24日发出《卫生部关于立即暂停生产销售部分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销售涉嫌添加药物的“苦瓜口含片”等保健食品,并要求其生产企业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专家点评:糖尿病患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而很多患者对药物或保健品的认知程度很低。保健品厂家利用患者急于治愈糖尿病的心理和保健品的生产不需要大量临床验证这一机会,肆无忌惮地对保健产品的功效进行夸大宣传,甚至是虚假宣传,从中牟利,使很多患者不仅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健康也受到了更为严重的损害。
更可怕的是有些患者没有认识到这种危害,认为吃了某种保健品,血糖就能控制住,不吃就控制不住。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保健品里都违法添加了西药成分,而这些假保健品为了掩饰自身的违规行为,在包装上没有注明所含西药成分和含量,造成医生给患者开药时,无法确切地掌握患者的用药量,使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低血糖反应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此,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病。
目前有些保健品厂家宣传自己的产品可以不用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甚至可以根治糖尿病,这些宣传都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违法保健品厂家的打击力度,规范保健品行业,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保健品市场,同时患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识别能力,与其被动地让别人去“打假”,不如自己主动地来“防假”。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