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多或体积增大导致脂肪积累过多的表现。现在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可分为3类:①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约占该病患者总数的60-70%。②家族遗传。③由先天基因异常引起的。研究证实,肥胖者只要减掉10名的体重,其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以降低50%。已患有糖尿病且应用胰岛素的肥胖患者,若减掉10%的体重,就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改用口服降糖药。
肥胖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机理是:①共同土壤学说:肥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即患这几种疾病的人都存在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或组织主要是肝脏、脂肪和肌肉。当患者的肝脏、脂肪或肌肉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时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前者可使患者出现空腹高血糖,后两者则可使患者出现餐后高血糖。②瘦素(肥胖抑素)抵抗:糖尿病患者的肥胖多是由瘦素抵抗引起的,即患者体内脂肪的储存量没有被传递到大脑中,因而大脑不能反射性地抑制脂肪的储存,进而导致肥胖。越是肥胖的人其体内的瘦素越多,且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也越高。③坏死因子过多:脂肪细胞可产生坏死因子,而这种因子可抑制人体内的胰岛素与血糖结合,从而使血糖升高。越是肥胖的人,其体内坏死因子的数量就越多。④脂连素过少:脂连素有降糖、抗炎、对抗胰岛素抵抗、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等作用。肥胖的人,其体内的脂连素会明显减少,导致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⑤脂毒作用:肥胖可导致患者脂肪细胞内过量的脂肪外溢,并沉积在脂肪组织以外的器官上,进而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硬化等病变。⑥节俭基因作用:人类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节俭基因,这种因子可使体内过多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腹部,从而导致腹型肥胖。而这种腹型肥胖的人更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
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减肥则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进行减肥呢?
1、要限制饮食:导致人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多吃少动,因此,要减肥应反其道而行之,即少吃多动,使人体内摄入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但多数减肥者都不能坚持采取这种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不能忍受饥饿。研究发现,一个人若想养成一种好的行为习惯或者克服一种坏的行为习惯,至少需要3周的时间。也就是说,减肥时患者出现的饥饿感是暂时的,只要坚持3周的时间就会逐渐适应这种习惯,进而可达到减肥的目的。我们所说的限制饮食,不是不吃饱,而是要平衡膳食,就是用正常的饮食量来取代过剩的饮食量,吃七分饱即可。例如:某人日需热量1900卡,减肥时可通过进食获得1000卡热量,余下的900卡热量,可以通过消耗掉体内的100克脂肪来供给,也就是说只要每天消耗掉体内的100克脂肪,10天后就可降低体重1公斤。患者在减肥的头几天,因为每餐吃得少,没有饱食的感觉,因而常会出现饥饿感。特别是不到下一餐时就会饿得头晕、眼花、乏力、出汗,这是低血糖的表现。此时患者千万不要吃东西,可以喝些水,也可以卧床休息一下,一般只要坚持20分钟就好了。这饥饿的20分钟,正是患者的身体为了保持血糖的平衡,将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氨基酸,再在肝脏中合成肝糖原的过程。此过程叫糖原异生,它既是患者在减肥的过程中最难熬的时刻,也是决定患者减肥成败的关键时刻。
2、要坚持运动:运动可加速人体内热量的消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有时甚至胜过降糖药。有报告称,年龄较小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若在发病的初期通过运动减肥使体重达标,将有50%的人得到康复。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频率以每分钟步行100步为宜。若在饭后步行30分钟,可消耗掉其刚刚摄入的糖和脂肪所产生的一半热量,并可使其血糖降低1~2毫摩尔/升。若患者饭后步行60分钟,则可消耗掉其刚刚摄入身体热量中70%的脂肪和30%的糖所产生的热量,其降糖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此,糖尿病患者若想减肥,每天最少应运动60分钟以上。最简单的运动方法是爬楼梯,每天可爬3次6层楼梯,这样能消耗热量约200卡(相当于1两主食产生的热量)。
3、可服用减肥药:饥饿感明显或由食欲亢进导致的肥胖患者,可适当地服用减肥药,但儿童和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则不宜服用减肥药。目前临床上比较安全有效的减肥药有:①赛尼克:此药为胰脂酶抑制剂,是糖尿病患者首选的减肥药,患者服用该药后会使肠道中1/3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得到抑制,而且还有降糖、降脂、降压的作用。服用该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20毫克,每日服3次。②西布曲明(可秀、曲美):此药为中枢神经减肥药,可增加患者的饱食感,适宜于不能坚持运动和控制饮食困难的糖尿病患者服用。服用该药的方法是:每次服10毫克,每日服1~3次。③二甲双胍:此药可抑制患者对糖的吸收,有降糖、降脂、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4、可进行手术治疗: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关节炎的肥胖者,当其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大于40时,可进行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肥胖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胃隔离术、在腹腔内放置可调气囊及吸脂术等。
关爱心脑血管系列讲座(一)
“三高”症——沉默的杀手
“三高”,主要指人体处于血脂高(现称血脂异常)、血压高,血糖高等病理状态,加上血黏高,又可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些病理状态的直接后果就是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据我国新近公布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18.8%,现有患者1.6亿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现有患者1.6亿人;精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各有3000万;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4%~16%,即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代谢综合征。
如此庞大的心脑血管病“后备军”,造成了我国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占全国人口的13.6%),高死亡率(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者的21.23%,其中58%死于中风,17%死于冠心病)和高致残率(致残者占全部心脑血管病患病人群的75%)。由此可见,心脑血管病及其“源头”——血脂异常、高血黏、高血压,糖屎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因此,关爱生命,相约健康,必须从关注“三高”开始。
我们把人体心脑血管系统比做生命长河,只有河道畅通,生命之水才能奔流不息,灌溉生命机体的每一部分。如若这条长河的河道出现问题,则是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开始。这时,高脂、高精、自由基过剩的代谢产物犹如上游冲刷而来的泥沙,在血管中渐渐沉积,使这条“河道”的中下流变窄,“河床”抬高,这就是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机理。
“河道”的淤阻,使河水不能灌溉良田,河水质最的改变(高黏、高脂、高精),使庄稼禾苗得不到营养(氧气和营养物质),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心绞痛、心梗、脑血栓:如果下游因河水道不固泛滥决堤,实际上就是中风、脑溢血的发生。大量事实证明,心脑血管系统这条生命之河无论是淤塞或“水灾”,其根本原因都是“三高”惹的祸。因此,我们再次强调,关爱生命。相约健康,必须从关注“三高”开始。
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实践证明,只有因势利导,将血液的有害垃圾(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清除,才能拓展河道、畅流河承,使生命之水《血液》源源不断地浇灌禾苗和庄稼(心,脑、肾),保持勃勃生机。
一刻通心脑血管病三高激光治疗仪,从源头上化解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等致病因素,使血液-管-心、脑,肾器官始终处于正常状态,减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机会,从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
(责任编辑:宋晶)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