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用眼过度正在造就越来越多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医院出现一批“高知盲人”。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记者从上海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获悉,眼底病已成为本市致盲的首位因素,其中视网膜脱落作为一种突发的急性致盲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仅第一人民医院每月做的视网膜脱落手术就有200例。发病人群主要是工作年龄的知识分子,而且该病治疗难度较高。

  高度近视白领是高危人群

  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许迅教授表示,视网膜脱落致盲是不可逆的病变。视网膜一旦损坏,目前只能采取修复措施,其功能总会受到影响。视网膜脱落正成为目前的眼科攻克难点。

  视网膜脱落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用眼过度有直接关系。患者有个明显特征,就是30至50岁工作年龄段的知识分子高发,尤其是长期对着电脑的工作人员,又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某研究所100多个工程师中发现视网膜脱落者有7个,而某钢铁厂1000多个工人中,没有发现1例。

  从职业特征上来说,IT、财务工作者和广告公司平面设计人员等用眼过度者是高危人群。财会人员长期盯着小数字看,近视度数容易不断上升,一旦在视网膜最薄弱处发生破裂,整张视网膜都会脱落。而平面设计者总是面对色彩丰富的画面,眼睛受到的彩色刺激多,更容易发生视觉疲劳。

  病例一:只看见模糊的影子

  35岁的侯先生,就职于某著名计算机跨国企业,由于工作需要,他每天至少要面对电脑七八小时,近视1300度。10月2日上午他和朋友一起打高尔夫球,下午,他忽然发现自己左眼看到的物体都发生了扭曲,两天内,他的左眼视力迅速下降到0.01(视力低于0.05属法定盲人),手指放在眼前也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病例二:右眼视力突然下降

  24岁的赵小姐,近视850度,一年前配隐形眼睛时,她发现自己右眼的视力突然下降了很多,视野中上方总是黑黑的一片,验光师告诉她可能是弱视。由于2只眼一起看出去时,基本还能正常看东西,但是右眼看不到的那个视野缺损角越来越大,今年再度配镜时,验光师建议她赶快检查视网膜有否病变,医生认为她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今后不仅愈后差,视觉功能恢复也很难。

  人群发病十万分之十八

  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孙晓东博士表示,视网膜脱落在我国城市发病率更高,本市人群发病率近十万分之十八。在视网膜脱落患者中,80%至90%的患者都是高度近视眼。

  孙晓东表示,由于单眼视网膜脱落后,人眼会自动抑制坏眼的视觉功能,而双眼看上去基本可用,所以很多病人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大多数患者都是在早晨洗脸或出门前照镜子时,才发现自己单眼出现视野缺损或视物物体发生扭曲,如果是小学生,他们往往要等到另一只眼的视神经也受到影响,双眼都发生视网膜脱离,眼睛完全看不见时才会被发现,但此时治疗已晚。

  视网膜脱落致盲几率大

  视网膜脱落致盲几率较大,如发现较早,采用巩膜外手术,解剖复位成功率达98%至99%。但发现较晚或病变严重,必须采用复杂的玻璃体手术,成功率略低,在90%以上。如果是赵小姐这样的陈旧性病变,通常需要做几次手术。如果不治疗,视网膜脱落一定会导致眼瞎,大部分年轻患者在脱落后短期内视力就迅速下降到致盲阶段。而且视网膜脱离有双眼发病趋势,尤其是高度近视者。虽然他们起病通常始于单眼,但一只眼视网膜脱离,另一眼有25%的可能也会发生脱离。

  由于玻璃体切割手术难度很高,目前技术较好的医院上海仅有几家,全国几千家眼科医院中手术成熟者也不足20家,只有1%的医院才能做玻切手术,很多病人在就诊时被延误,也是其致盲几率高的因素之一。

  警惕下列先兆

  根据统计,视网膜脱落一周内做手术,效果最好,2周至1个月,视功能恢复开始出现转折,半年以后手术几乎没什么效果,因此手术宜趁早进行。在发现下列先兆时,应引起警惕、及时治疗:1、眼前突然开始飘黑影;2、黑影突然增多;3、眼睛发生“唰、唰、唰”闪电感;4、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固定角度看不到。

  预防视网膜脱落

  1、用眼不易过度疲劳;

  2、高度近视者少提重物、少做剧烈活动;
  
  3、防止眼外伤;

  4、如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患者;
  
  5、定期的眼部健康检查最好每半年一次。

(实习编辑:朱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