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犯过这种防晒错误吗?
1.气温低的冬天与和煦的春秋的紫外线都很少,基本不用防晒。
2.今天阴天,就算不涂防晒霜也没问题。
3.皮肤一点儿都没晒红,说明没有受损。
4.我不容易晒黑,所以也不用防晒。
5.最近在长痘,越涂防晒越刺激。
以上任何一条都是我们最常犯的防晒错误。用肉眼来判断阳光的强度和晒伤的强度都是不准确的,紫外线的伤害往往会积少成多。
宅在家里,关注PA强势力
“小太阳”出没: 电视机,微波炉
躲进屋里基本等于逃过UVB(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的大劫,因为仅有3.5%的UVB能穿透玻璃的阻隔;但坏消息是,将有超过85%的穿透力超强的UVA(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肆无忌惮地流窜至室内,其烈度堪比15倍的UVB!那些屋里没有厚窗帘遮挡的防晒系数至少要达到PA++。
顺便提醒,亚洲地区的UVA量普遍高于欧洲,同样的季节条件下,我们接收到的UVA照射量是法国巴黎的2.6倍。
美厨娘都是神话来着
爱做饭的都是黄脸婆?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长时间处在热源旁,皮肤也会因自我防卫功能发挥作用而产生黑色素。所以,烹饪完应该及时洗脸保湿,为肌肤降温。
室内也需要防晒?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是编辑还是要在此重申两则颇让人闹心的数据: 不爱户外运动,也不喜欢沙滩漫步,所以我不需要防晒吧?但你可知道,据中国光生物学光化学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连着两个月每天在上下班途中接触到的日晒量,相当于在正午的海边晒了整整1个小时;每1.5年的室内光照射,就会使你的肌肤肤色黯沉10%!
工作狂OL,不要放过几个防晒盲点
“小太阳”出没: 玻璃反射,电脑屏幕,日光灯
就凭那项著名的研究——坐在靠窗位置工作的员工,可能会比他的同事看起来老了10岁,你还有什么不防晒的道理!可仅在面部涂涂抹抹就算了?对于室内可见光,防晒重点应集中在上半身,尤其不要忽略暴露在外的肩颈和手臂。颈部作为女人最先衰老的LOGO,血管密集,肤质薄透,是连祛皱针都打不进的地方,请务必给它和面部同样的呵护待遇。伏案的手臂长时间接触日光和灯光的照射,也是室内防晒重点。
你还在担心补擦防晒会毁了精致的妆容?好吧,搭配一个带PA++值的防晒粉饼,2~3小时补妆一次,轻松防止室内紫外线。
防晒霜尽量选小只
既然每天都要用,容量越多越合算?其实这可不一定,要看防晒霜的成分是什么。如果是含有氧化锌、氧化钛等成分的物理防晒品,成分相对稳定,就适合选大包装的;如果防晒的成分比较敏感,遇到紫外线会挥发的,选小包装的就更好,而且防晒霜需经常补涂,因此小包装更方便携带。
逛街趴灯光辐射无孔不入
“小太阳”出没: 日光灯,钨丝灯,柜台里的卤素灯
那普及点灯光的小知识。据一项针对日光灯、钨丝灯和卤素灯的测试发现,卤素灯会释放全波长紫外线,以距离50厘米为例,一周5个工作日连续照射4小时以上,会达到30%的皮肤致红量,比黄昏的太阳还要厉害。而且卤素灯的紫外线是一种慢性灼伤,会加速皮肤老化松弛、色素沉淀。 那些大型商场光彩照人的镜子前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卤素灯。据说有些专柜BA每天都要擦上10次防晒。
原来夜店是高危场合,防晒工作需参考户外
“小太阳”出没: 霓虹灯,镁光灯
假如你正打算奔赴夜店,那更要小心,强烈的射灯照在脸上跟赤裸裸地站在下午2点的阳光下没差别, 粗心大意,可能比暴露在阳光下晒得还狠!就像某台湾夜店妹,明明是不见光的夜行动物,却发现肌肤严重变黑并粗糙爆皮,求医后被诊断为“夜店蓝紫光的受害者”。此事件一出,皮肤科医生立刻站出来提醒,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品才能确保不被霓虹灯和探照灯伤害。除了酒吧夜店,写字桌上距离脸部30~40cm的台灯你也得提防。
精力旺盛的跑趴族需要了解:
在夜店里High过头时,大汗淋漓是正常的,因此防晒一定要能配合你的好兴致。再有夜晚皮肤油脂平衡会很差,出油真的不受控制,很可能令防晒前功尽弃,最重要的是控油产品先行。
据说,一旦过了22点,脸上的防晒和底妆就会慢慢和皮肤紧密融合,再加上油脂汗水,变得非常难卸除。专家都建议如果带妆到很晚,一定把卸妆和清洁做足,卸妆油后再用能卸妆和保湿的洁面分别再洗两遍,才能彻底把脸洗干净。
自驾出门,千万远离鸳鸯臂
“小太阳”出没:通过车窗射进来的光线,车内的高温
即使是宅人中的战斗机,也避免不了白天出门。不管是自驾还是搭乘出租车,都别小看穿过车窗进入车内的紫外线,所以出门前一定要记得擦上SPF20以上PA++的防晒霜。自驾族们还需特别注意手部的防晒以防出现鸳鸯臂!可以选择一件纯棉质地的衬衫倒着套在双臂上,这件衬衫相当于涂了一层SPF15~40的防晒霜哦。
隔热车膜,防晒省油
铟锡氧化物具有很强的隔热和防晒性能,能选择性地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包括红外线、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从而有效地隔热及保护人体及汽车内饰免受紫外线伤害。据相关数据显示,铟锡氧化物的防晒系数为SPF200+,大于任何防晒霜。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