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任增辉

  不再钟情于爱好 渴望家人的慰藉

  80岁后,老人要的是陪伴

  近期,河北省的一项研究对5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的居家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60岁至79岁的老年人对兴趣爱好的需求最高,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家人慰藉的需求最高。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精神需求会逐渐从兴趣爱好转向家人慰藉呢?主要原因是,老人由于身心衰老或疾病,不再有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去从事兴趣爱好,需求转为内倾,更需要生活上的照顾、家人的陪伴和精神安慰。有些老人岁数大了,身体仍很硬朗,但可能同龄人或病或去世,就失去了很多出门活动的机会,他们与年轻的老人共同爱好和话题也可能不多,很难玩到一起。

  因此,当父母年龄还不是很大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朋友圈子,往往不需要年轻人太多的陪伴。可是当他们不再愿意出门,生活自理能力变弱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就要调整。具体而言,可以试试这些做法:

  第一,尽可能地帮他们安排好生活起居,陪伴他们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上班前提前准备好中午的饭菜,或请人给老人做饭洗衣,减轻他们生活的负担;儿女尽可能陪老人去看病、拿药,不仅能保障安全,更能让老人有一种幸福感,尤其是在路上遇到邻居或病友时,往往很自豪儿女能陪着自己;及时发现老人的生活需求,买个小礼品,给他们一些惊喜,或不时为老人做一些暖心的事情,这样他们就不会在心灵脆弱时怀疑亲情。

  第二,多陪老人坐一坐,唠唠家常。老人近期记忆力衰退、远期记忆力增强,很容易把一些老掉牙的往事拿出来讲了又讲,儿女特别需要保持耐心,不可嫌烦或不尊重。

  第三,小孩、老歌曲是高龄老人记忆的刺激源,多带孩子陪老人玩,陪老人一起唱老歌、听老歌。也可以在床边布置一面亲人的照片墙,让他们抬眼就能看到,让家人的温暖触手可及。

  第四,对老人有兴趣做的事情,要鼓励、赞赏,别用“岁数大了”劝阻。针对老人的身心痛苦,编造出虚拟的人或事,比如与他年龄相仿但比他更痛苦、同样痛苦但年龄比他小的人,让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种“善意的谎言”对于鼓励老人很有效。另外,另一个老人的一句话比晚辈的一百句话都有用,所以给父母找个积极的“好榜样”做朋友很重要。

  第五,细心留意老人擅长的一种手艺或技能,并就此向他们请教。能从老人那里“学”到一个东西,拜其为师,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有一位细心的女儿把老母亲娴熟地和面、流畅地背诵佛经的镜头用录像机录下来,经常放给老人看,不仅让老人很欢喜和自豪,也可以作为亲友晚辈们的永久纪念。

  第六,提醒老人生命的价值。老人常感到自己无用、无价值,子女要帮他们的一生寻找到几件有价值的事,经常讲给他们听,比如提醒他们把几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等,就能让他们觉得这一生过得很充实、活得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