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社区,几十栋六层高的房子建设于世纪之交,和不远处雄伟的奥运体育赛场“鸟巢”、“水立方”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而就是这栋房子给这里的老人们带来不少困难。

  一个电梯计划的流产

  8月16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慧忠北里社区114楼1单元,2012年,这里是北京首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实施地,可是在开始打地基以后,因为一层居民反对,只能临时封上,直至5年后的今天仍没有动静。社区的清洁人员唐阿姨告诉记者:“几年前,准备给这个单元安装电梯,但因为一二层的住户不同意,一直没建成。这几年,社区里一些住在高层的户主纷纷搬出去,把房子租给附近工作的年轻人。”

  在114楼附近,林女士照看着三岁的儿子骑自行车。林女士和记者说,自己住在6层,每次带儿子出门都是个考验,“孩子太小,没办法自己下楼,我每次都是左手抱着小孩,右手提着自行车,太累了。我们单元5层住着一个70多岁的大爷,每天出门买菜都得走楼梯,但这也没办法。”家住6层、今年40多岁的王女士心里也盘算着,退休后换个房子,不然以后出门都会是个难事。

  老楼里的出行难题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这些老人中不少都住在没有安装电梯的老楼里,出行困难。

  北京燕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王先生,曾多次进行旧楼加装电梯工程,他告诉记者,之前7层及7层以上住宅设电梯的标准不能适应社会对无障碍设施的多元化和高标准需求。对于行动困难、尤其是得乘坐轮椅进出的老年人来说,无障碍电梯应成为新的要求。居住在城区、已无力购买新房的老年人和居住在高楼层的老年人希望装电梯的愿望如今越来越强烈,住宅急需进行适老性设计和改造。

  今年6月召开的“中国老旧住宅加装和更新电梯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可加装的老旧及新建多层住宅楼约1.2亿平方米,逾3万栋;上海7层楼以下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面积约1.5亿平方米,逾20万栋;广州有5万栋旧楼未加装电梯……

  早在2010年,北京市住建委、市规划委、市质监局和市公安局消防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允许旧楼加装电梯,以满足老、弱、病、残、孕等住户群体对楼宇垂直交通的便利性需求。在2012年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又提出了有条件可以加装电梯的概念。北京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进行5年时间,但安装上电梯的老楼却寥寥无几,大部分都已偃旗息鼓。

  政府应扶持旧楼装电梯

  旧楼加装电梯虽然好处多,在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是增设电梯的费用问题,如增设电梯所需资金部分需要业主自筹,部分政府出资,但这对大多居民特别是离退休老年人来说仍是不小的经济开支,无力承担。同时,电梯的运行费用和维护保养费用,都是要业主承担的,费用支持也要计算在内。

  其次,从建筑施工方面考虑,部分住宅增设电梯后的建筑间距、建筑日照、自然通风,消防安全、建筑平面设计、结构安全等都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增设难度大。

  此外,方方面面的手续、流程也是电梯顺利施工的拦路虎。住宅增设电梯需办理规划审批、施工建设、消防设计备案、施工图审查工作等,环节繁多复杂,涉及到部门众多,协调困难。

  最后是电梯工艺及施工工艺的问题,如增设电梯有的会对户型有所影响,其户型面积会有所改变,住户的公摊面积增大,可能涉及到房本更换问题。

  王先生认为,为解决旧楼加装电梯的困难,可从以下两方面发力。首先,政府部门应出台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大力支持,并设专项资金补贴。其次,规划、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消防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程设计相关审批事项,应当按照简化、便民的原则,予以积极地支持。

  记者通过调查也了解到,即使在政府扶持的前提下,老楼装电梯尚且遇到慧忠北里小区那种困难,若没有政府扶持,更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