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主夏,夏令属火。《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逆夏气,则太阳之令不长,而心虚内”。这就提醒我们,养生宜顺应自然的变化,夏季就要注重养心,否则易伤心气。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亦然。所以,与夏之气相悖的行为,如过度贪食冰冷寒凉的食物、空调温度过低而全天极少出汗等,都会对我们的心和小肠造成伤害。

  中医认为,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接受由胃腑转送来的经初步消化的食物,起到了容器的作用,即“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必须停留一定时间,由小肠对其进行进一步消化,转化成精微和糟粕,即“ 化物”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小肠在对食物进行进一步消化的同时,会将其进行清浊之分。若小肠感受寒凉的刺激,就会运转失常,分不清食物的好坏。

  养护小肠除了要注意不可贪凉,还有几个针对性的保健方法。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特定腧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以下3 寸。对关元穴的刺激多以温热的灸法为主,具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尿潴留、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遗尿、低血压、神经衰弱、肠炎等。

  而未时,即下午13 点到15 点,正是小肠经当令,即小肠上岗工作的时间。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因此,午饭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不见得吃多,但要吃好。否则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

  前面说到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从小肠的表现可以发现和防范心脏疾病。小肠经发生病变,其经络所及之处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果小肠经长期受伤,沿着其循行路线,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等。心脏病最初也可能表现在小肠经上。比如,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说明心脏很可能出了问题,应及早就诊检查。

  除了寒凉伤小肠,还要防止上火与热造成的损伤。小肠实热证是指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心热下移所致。主要表现为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心热下移小肠,故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热甚灼伤阴络则可见尿血;心火内炽,热扰心神,则心烦;津为热灼则口渴;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小肠受盛功能失常,则气机阻滞,表现为腹部疼痛;若化物功能失常,可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预防小肠实热证主要是清利实热,导热下行,不妨试试黄莲、莲子心等。另外,小肠实热证的诱发还和情绪有关,所以保持情绪的稳定也可以缓解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