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界线,它让很多人瞬间由忙碌变得清闲,由充实变得失落。当然,它也会让不少人开始享受生活。

  澳大利亚最新研究称,在卸下工作压力、减慢生活节奏后,人们的享受水平自然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刚退休后的1年内。但不能回避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幸福感可能呈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因此老人必须学会合理安排退休生活。

  研究作者之一、来自南澳大学的提姆·奥兹认为,退休后,一方面,人们会丧失部分社会联系和生活目标;另一方面,退休也给了人生另一次机会,去尝试自己曾经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在获得更多自主权和弹性时间后,即便做同样的事,人们感受到的快乐也会与退休前不同。

  研究者针对124名即将退休的老人进行追踪调查1年后发现,退休老人一天的生活安排大致分成8个部分,即身体活动、社交、自我照料、睡眠、看屏幕、安静时间、交通、工作和家务。退休后的他们对这种生活的“享受感”评分均比退休前有所提高,其中,身体活动和社交活动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最明显,工作和家务提供的幸福感较低。

  要想让退休生活长期处于幸福之中,关键在于上述8块生活时间的分配比重。整体而言,建议遵循一定原则,并按重要程度有所侧重。

  第一位:社交。社交是退休老人持续参与社会交流和学习的最重要方式,能为他们构建坚实的支持网络。虽然社交的重要性排名第一,但在分配时间上,未必需要最长。每天跟老友叙叙旧,到社区跟他人聊聊天,即便每天半小时也有积极作用。建议经常和老友通个电话,交流新变化,回忆曾经的趣事;在同一个城市的老友,可以经常相约活动。此外,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等,也都能扩大社交圈子。

  第二位:自我照料。老人应拥有自我管理、自我照料的能力,且要舍得花费时间去做。比如,合理安排日常营养摄入,学会打理外在形象,尽可能营造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等。这与排在第六位的家务时间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做家务,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能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

  第三位:身体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身体素质较好的老人可安排适量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体质较弱的老人,应通过散步、跳广场舞等简单活动增强体质。合理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有助于树立自信心,利于保持年轻心态。身体活动应长期坚持,但必须量力而为,不能刻意追求长时间。有人为了走够上万步,每天强迫自己散步两小时,就不推荐,不如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

  第四位:睡眠。从每天的分配时间来看,睡眠无疑占比最大。多数老人习惯早起,所以一般建议老人晚上10点半前上床,11点左右入睡。如此,即便早上5点起床,再加上午睡的半小时到1小时,也能满足睡眠所需。

  第五位:安静时间。老人体质下降,在维持必需活动之余,还应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安静时间。每天花半小时到1小时,看看书、写写字、听听音乐,甚至只是发发呆,都有沉淀内心的作用。

  第六位:工作和家务。工作是否能提升幸福感,呈现明显的人群差异。对高知老人而言,退休后被返聘继续工作,会有一种发挥余热的感受,有助于提高幸福感;但对体力工作者而言,退休后告别原来沉重的工作,幸福感才能提升。因此,高知老人不妨给自己安排适量的工作时间,比如将过去全天的工作改为半天,或仅仅一两个小时。

  家务与幸福感的关系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退休后,没了工作和家庭兼顾的辛苦,可能会因负担的减轻而获得更多幸福感;男性,特别是中国传统男性,可能会因不擅长家务而难以从做家务中获得较多正面感受。所以,除最基本的家务分工外,女性可能要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动,但每天不要过久,一两个小时足矣。

  第七位:看屏幕。看电视是老人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手机每天浏览讯息也正在成为不少老人的日常。但老年人的视觉系统功能下降,长时间看屏幕可能引发多种严重眼病,本就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老人,更易因久看屏幕而受到伤害。所以,老人看屏幕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每天不要超过4小时;单次看手机最多不要超过45分钟。

  第八位:交通。大城市交通完善,但老人出行必须面对距离远、路上堵、人太多等问题;在小地方,交通不便等问题可能仍旧存在。如果老人每天要留出三四个小时在路上,肯定会拉低幸福感。建议尽可能减少每天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多在周边活动,远距离出行尽量错开高峰。▲